2020年总结


不知不觉,一年就这样过去了。我是一个挺念旧的一个人,每到新旧交接的时候,总难免会无病呻吟一番。

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,什么地方都没去,每天工作宿舍,两点一线,日子过得特别快。什么都没干,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,去年定下的一些目标也没有实现,又颓废了一年。

去年也的确遇到了一些让我感到小确幸的事。

去年上半年租房的时候(讲道理,我还是挺喜欢租房的那个地方的,除了每天早上都在装修,差点让我神经衰弱),因为我是半路续租进去的,也不清楚这房子楼上楼下的情况。突然有一天早上,门外响起很粗鲁的敲门声。我一打开门,发现是一位老奶奶,一位看起来弱不禁风、有点瘦的老奶奶。老奶奶一进来就指责我们的房子阳台漏水,让我叫那个谁谁谁(之前这个房子的租客)出来看看是什么情况。我跟她解释,之前的租客搬走了,我是刚搬进来,不太清楚是什么情况。一开始她是有点错愕,然后给我到了个歉。道完歉后也没有立刻就走,拉着我又噼里啪啦的讲了一大堆话。大概是说之前的租客是多么多么不讲卫生啊,多么多么不靠谱啊,让我千万不要学他。

一开始是感觉挺生气的,一大早吵醒我不说,还硬要跟我巴拉巴拉这么长时间,害我差点迟到了,简直是无妄之灾。但我也没太放在心上,毕竟只是一场误会,稀释清楚就好。

后来她又上来几次,跟我讨论阳台漏水的问题。本来一开始是上来谈论问题,然后后来就逐渐从房间漏水问题到分享她家里的情况,再到分享她跟我租的房子的房东的爱恨情仇。分享的次数多了,就逐渐熟悉了。再到后来,就有事没事都上来找我唠嗑几句。从老奶奶的分享中,我也逐渐了解到,老奶奶已经年过七旬(或许已经年近八旬,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),子女、孙子孙女(最小的孙女都比我大了)都在国外生活,老伴不久前去世了,现在是和一个保姆在一起生活。是一个标准的独居老人。

我其实并不喜欢跟老人聊天,因为总感觉跟老人聊天挺无趣的。说话没有任何逻辑,而且特别啰嗦,就这么一个中心思想,来来去去还都是一句话,聊天特别累。但是跟这位老奶奶的聊天却没有给我太大的厌恶感。毕竟已经年过七旬,老奶奶说话也不免还是会有些啰嗦,但逻辑却是清晰的,思想也很开明,或者说,很有活力。她能跟得上我们年轻人的思维,能融入到年轻人的文化中。性格也很乐观,虽然总是说自己可能只能再活个几年,但言语中透露着一股坦然面对死亡的勇气,没有一丝怨天尤人的抱怨,即使是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伴刚刚去世,也没有被打垮,也没有消沉低迷,终日以泪洗面。

突然还想起一些琐事。老奶奶会经常上来给我送吃的,包括一些水果、零食、自己做的汤、葱油饼(虽然我并不喜欢吃葱油饼),她好像直接把我当做她的孙子了。有一次,我在加班,突然接到老奶奶打来的电话。原来是老奶奶做了一些汤,拿上来发现我不在家,特意打电话来问我是不是还在上班,语气中还略显失望。后来,我要搬家了。在搬走的前一天,跟老奶奶道别,她很吃惊(其实我已经提前一个月跟她说过了,但她好像忘了)。她说要给我准备一份礼物。最后在临走之前,她送了我一个玉吊坠,还让我隔一段时间就给她打一个电话,她怕她突然走了之后也没人知道。现在回想起来感到有点遗憾,因为当时把心思放在了找房子的事情上,也没给老奶奶准备一个回礼。后来电话我好像也只打过一次。

老奶奶送的玉吊坠

这位老奶奶给我一种非常纯真、返璞归真的感觉。她给我的感觉,让我想起了大学期间教我高数的老教授。她说自己在大学教书了几十年,从未出过校门(当然这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),每天面对的都是一群像湖水般清澈的学生,每天跟学生交谈,自己仿佛都变得很年轻。自己就像是一块璞玉,没有经过社会的雕琢,哪懂这么多的人情世故、勾心斗角?如果现在把她扔到社会中,估计一分一刻都活不下去。

自从大学毕业后,遁入社会工作的这两年多时间来,见识过很多的熙熙攘攘、利来利往,但真的很少再碰到如此深邃的、如此纯粹的人文关怀了。豁达乐观的精神是能传染给他人的,深切的人文关怀是可以感动他人的。老奶奶对待像我这样一个陌生人,竟不设防备,在现代这个对他人普遍怀有揣度之心的社会中,实属不易。

若干年后,我愿意可以成为像老奶奶一样的人。如果可以,我也愿意在对待每个人的时候,都可以如此的纯粹。我以真诚待人,人以真诚待我。

感谢永远有人不求回报地为他人默默的付出。

不知不觉,话语渐多。

夜深人静,期待来年。

2021-02-12 跨年夜

评论
  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