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总结


不知不觉大学又已经毕业快4年了,也就是说我在这所社会“大学”里面也呆了快4年了。4年,刚好又是一个毕业的年限,那么我也应该快要从这所社会大学中毕业了。正如4年前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,我充满了迷茫;现在在这所社会大学中快毕业的时候,我也充满了迷茫。

社会大学毕业后,我应该去往哪里呢?是从社会本科生进入社会研究生,还是从社会应届生进入到人生实习生?


也许是出于对迷茫的逃避,最近是越来越不务正业了。

又重新开始抄歌词。

也没啥目的,也许只是喜欢上抄写歌词时候可以忽略时间流逝的感觉。空闲的时候,抄上一两首,消磨时光。

现在已经快抄完了Eason和周董的歌了。

一路向北

写的一股江湖气,笔法和章法还需要多加功夫练习。其实有找过一些字帖来临摹矫正,但之前写字的习惯还在,也很难去改变。

不过我也没有刻意去改变书写的习惯,毕竟我也没打算成为一个书法家,写字只是为了消磨时光。

开始学习日语。

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学习日语,可能只是单纯想去了解「月が绮丽ですね」这句情话的优美之处,了解「最上川」这句俳句的精妙之处,想了解「无限大な梦のあとの」这句歌词的热血之处。

学习五十音图花了一个星期,片假名还记得不是很熟,「n」和「r」音始终分不清(不过即使是中文中的「n」和「l」我也分不清);现在在学语法,学习名词动词变形,学习怎样断句,学习怎样查字典;还要背单词,背的时候记住了日语发音,但背多几个单词后,又只记住了中文发音,所以一看到汉字,下意识还是按中文发音去读。

也没什么好办法,只能一步一步的去学去记了,毕竟也没什么语言方面的天赋。


今年看起来做了不少事情,但好像又什么事也没有做。做了这么多不务正业的事情,但并没有带来任何经济上的收益。于是,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:如果爱好上升到理想,那么理想是不是一定需要赚钱,或者说理想主义到底能不能赚钱?

首先来看理想主义到底能不能赚钱。

应该可以赚钱。很多鸡汤文会告诉你,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就能成功。同样的,我也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支撑这个观点。例如像乔布斯、扎克伯格这样的企业家,例如像刘慈欣、JK罗琳这样的作家,例如像一众当红的明星主播。但大概率是不可以赚钱的,尽管我还能举出很多你能想到的例子。但无论我举出多少例子,这终归还是少数一部分人。大部分的我甚至都举不出例子的人已经倒在了追逐梦想的路上。

然后来看理想是不是一定需要赚钱。

必须得承认,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,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满足基本的物质上的需求。所以如果一个理想最终不能带来正向收益,在现代人眼里就不配被称为理想。正因如此,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那些所谓的理想,也基本都是从结果反推回来的。例如,如果一个人因为玩游戏最终碌碌无为,那就是网瘾少年;但如果一个人因为玩游戏拿下电竞比赛冠军,那就是电竞天才。

我并不能对这种看法做任何的批判。因为如果最基本的温饱也无法保证,那么所谓的理想也就无从说起。的确,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,理想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,甚至可能连理想这个概念也没有。三餐一宿,便是最大的理想。

所以,我可不可以说,我的理想就是为了赚钱?当然可以。我觉得理想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提供前进的动力。如果一个人认同自己做的事情,是会心甘情愿的为之奋斗;反之,如果自己做的事情是在外力的逼迫下完成,就会心生抵触。所以你会看到996的资本家们,会声称自己即使每天只睡觉3-4个小时,仍然心甘情愿的为之奋斗,认为这是一种对自己的福报,我想他们应该是真心喜欢赚钱;而很多996的打工人,对自己的工作心生抵触,我想他们是没有将赚钱作为自己的理想。

把理想主义当做是赚钱主义,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,只是赚钱主义听起来有点庸俗。这给我一个启发,我们能不能先将崇高的理想主义先转化成庸俗的赚钱主义,先提供一个前进的动力,实现赚钱主义后再继续实现当初的崇高主义呢?当然,如果从一开始崇高理想的实现就能满足物质上的需求,那就是更加完美的理想主义。

儒家认为要实现国家大同,就是要“……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……”。这里的“壮有所用”,我认为在当前时代下,不仅每个人能有工作,而且每个人都能从事自己理想的工作,这样社会才能安稳和谐。


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哲学是个好东西,特别是辩证法。以前只是觉得这是考试的一个知识点,虽然记住了,但其实是从心底里排斥的。虽然也看过一些哲学方面的书,但以前看的时候,都是囫囵吞枣、不求甚解,名字和概念记住了,但一到实际生活中,哲学思维指导生活什么的,就都统统抛到脑后了。

现在我急需一个工具去帮我解决我心中的的问题。在看了一些哲学类的书籍后,发现原来先哲们早已给出了自己的答案,只是之前没有经过思考,道理都是一闪而过。现在看了先哲们的看法,对应上现在提出的问题,两者一拍即合,使我茅塞顿开。例如,最近看了冯友兰的《中国哲学简史》,里面就有提到儒家对理想成败的看法。

中国哲学简史

如果真能不计成败,那么好像也不需要什么转化理想,直接放手去干就行了,反正成王败寇,将一切交给天命即可。


上面的废话说了一大堆,其实无非就是想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,给自己打个强心剂。

最后,列一下2022年的一些计划吧:

  • 学习围棋。

  • 可以用吉他熟练的弹5首歌。

  • 日语达到可以正常交流的水平。

  • 看5本书(最好是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)。


家徒寥寥,尚存寒书一卷,足矣。

世事渺渺,仍存闲情半点,幸甚。

幸甚至哉!

2022-01-02 夜

评论
  目录